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What Did Jesus Do?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還記得高一那年的一次營會中,輔導為每一個人戴上繡有「WWJD」(What Would Jesus Do)的手環。這當然是從美國那邊的校園事工流行過來的,意思是「耶穌會怎麼做」。這個手環時時提醒著我們:經歷試探軟弱的時候耶穌會怎麼做?面對人生抉擇的時候耶穌會怎麼做?這句話彷彿給予了信仰生活一切所需要的指引,也為血氣方剛的青少年提供了答案、設立了界限。

    這樣的教導有清楚的聖經根據(參太5:48;彼前2:21),對青少年來說也是淺顯易懂。然而,過去這個週四總會的神學講座中施以恩老師提到,在那些初代教會的「信經」(例如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亞他拿修信經),也就是那些最精華、最基要的信仰真理中,既沒有提到耶穌的教導,也不強調耶穌的行為,而是單單講述耶穌的救贖之工。這是因為,施老師說,「我們信仰的核心並不是耶穌的道德典範,而是耶穌的拯救之恩。」

    這讓我想起當年十幾二十歲,年少輕狂又熱血的我,正是建立自我價值、找尋人生方向的階段,從「耶穌會怎麼做」到「如何為耶穌而活」到「如何獻身為耶穌做大事」,在一次又一次的奮興聚會中,我們不斷地立志,不斷地「委身」認真服事,也不斷地憧憬著未來的美好。在此同時,上大學後的我在學術上逐漸嶄露頭角「用課業榮耀主」,直到有一天學術的追求完全取代了基督,滿足了我人生成就和價值的追求。也從那時候開始我離開了教會,長達五年之久。

    到底出了甚麼問題呢?我相信錯的並不是當年的輔導或是講員,而是我裡面那壞透了的罪(羅7:13)。罪的問題並不會因為品格教育而消除,並不能藉著意志力的鬥爭而降低,更不因為我做了多少或是將外表弄得光鮮亮麗而不復存在。反而是因為我以為我可以,我以為我很努力,我以為我做得到,那自我中心的私慾在我裡面「懷了胎、長出罪、生出死來」(雅1:15)。

    今天是復活節。從小到大復活節總沒有聖誕節來得受歡迎,或許因為聖誕節的時候我們總是很多事做。復活節卻只問一個問題:「What Did Jesus Do」(WDJD,耶穌做成了甚麼)?我沒有死在十字架上,是耶穌;我沒有從死裡復活,是耶穌;我沒有道成肉身、沒有從聖靈感孕、沒有從童女所生、沒有度過無罪的一生、沒有下到陰間、更沒有升到高天;是耶穌用重價將我買贖,是耶穌用寶血將我洗淨,是耶穌重生了我,是耶穌不定我的罪,是耶穌在天父的右邊為我代求。那還要再來的是耶穌,也是祂成為那初熟的果子,應許我復活的盼望。

    比WWJD更重要的是WDJD,是祂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我可以走這十字架的道路;是祂從死裡復活,所以我能活著,面對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