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從「破冰」到「體驗」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不少六、七年級生都曾在救國團的團康中度過青澀的青春歲月。90年代校園團契飛颺少年的成功也界定了「青少年事工」的模式。曾深在其中的我於美國求學時期理所當然地在學生團契中帶起了「破冰遊戲」(面對的是「查經班」起家的北美華人教會),不但吸引了和我有類似成長經歷的一票台灣學生,連從來沒有玩過團康遊戲的大陸學生都玩得樂不可支。然而十年的光景,當我再次踏上台灣的土地,過去的幾年無論是在JC團契或是在擔任指導老師的高中社團中,我都發現破冰遊戲常常「越破越冰」,氣氛反而越僵、也越尷尬。直到最近高中社團的學生來求助我—帶領的學生們自己覺得這些活動「好尷尬」、「好沒有意義」的時候。

    團康活動的成敗端賴於參與者的配合程度,但人們對於團體的陌生感又需要先被「破冰」,形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另一個類似的張力是團體活動在於「幫助」成員融入,然而帶領者的目標卻是「讓大家配合我」。過去這仰賴著帶領者的「領袖特質」、「個人魅力」或是遊戲的「好玩程度」(甚至是獎懲系統),也因此團康遊戲在過去威權體制下且校園環境極為封閉的時代或許極富吸引力,在多元、去威權、人手一支手機的數位時代就變得光彩盡失。所以我們不再需要「破冰」了嗎?

    團康遊戲好玩的從來就不是遊戲本身,而是互動中產生的團體動力。而團體動力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人們其實都需要連結、需要歸屬、想要被了解。相較於「破冰遊戲」,我們更需要的是「體驗教育」。體驗教育中的帶領者叫做「引導員」(facilitator),他不像是「值星官」那樣子有權柄,不像綜藝節目主持人那樣炒熱氣氛,他更不要求參與者的配合。引導員的角色是甚麼呢?去年我們曾請校園飛颺事工的講師陳今竣弟兄來訓練JC的輔導群,他說引導員是「創造一個體驗和學習的空間」,並且「在焦慮現場安穩自己、收束身體,優雅地騰出空間給彼此」。我們關心的應當從炒熱氣氛、鼓動(要求)成員投入,轉移到建立安全的氛圍、關懷每個成員的感受和需要上。

    此外,提出後設(meta)的問題並引導學生思考和分享更是體驗教育的精髓。例如:在剛才的活動中有甚麼印象深刻的事?你們嘗試過甚麼策略、效果如何?你發現自己或是別人有怎樣的特質?你剛才經歷過怎樣的情緒?為何這個事件會引起你這樣的情緒呢?數位時代成長的青少年可能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和人之間的連結,以及被深入地理解和關懷。而青少年事工的精隨不在於某種活動的形式,而是切身地將耶穌的形象帶進青少年認知(頭,head)、感知(心,heart)、和實踐(手,hand)的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