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 –使神在我面前與心裡成為真實
在基督徒的信仰旅程中,我們很容易會走入錯誤的信仰觀中。其中關於「信心」是什麼,我們很自然會認為是一個從自己發出來對信靠對象的「程度」。在信仰裡,不自覺我們會以是否夠虔敬,來定義自己的信心大小,並且以此作為神是否回應我們禱告的條件。然而這樣的信心,卻不是神所要的;因為這會讓信心變成換取上帝回應禱告的「工具」。
有人會說:「主耶穌不是在馬太福音十七20 說到:『.....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主耶穌不都清楚告訴我們有芥菜種的信心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
的確主耶穌是這麼說,但耶穌的表達語義的前後文是主耶穌是在教導門徒面對無法趕出污鬼問題的核心。其實說穿他們沒有正確的理解、信靠耶穌來看上帝的作為,耶穌只成為他們得著能力的媒介而已。緊接著,當耶穌預言自己的受難與復活(太17:22-23),門徒憂愁的反應也暴露出他們其實仍然不願意放掉內心對於耶穌要為地上君王錯誤的認知。
信心如果不是一個工具,那又會是什麼?信心是讓神-愛我們的神,在我們的面前和在我們裡面成為真實。馬丁路德在《信心日引》九月廿六日提到:「信心使得神在我們面前、並在我們裡面成為真實。如果沒有信心,神的榮耀、智慧、公義、真理與憐憫便不能在我們當中。如果沒有信心,神的威嚴和神性便無法存在我們心中」,對路德而言,他提到信心是我們從心認信耶穌是神(承認他的神性),並將榮耀歸給他。因此,信心不是換取我們所渴望的「工具」,信心卻是一個極大的權柄和能力,讓我們從可見的事物中,看見屬靈的世界,聖經話語的真實、美善、真理,並是表明願意順服承認主耶穌的掌權。
因此,當我們思想,加拉太書三6「正如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亞伯拉罕的信心,其實是他以神為他的神,為他生命敬拜榮耀的對象。不是為了換取什麼,而是他與神的關係是藉著信心而成為真實的關係與生命的連結。
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沒有任何的能力去增添我們的信心,我們也不應當用任何的方式去堆疊我們的信心;我們可以回應祢的,或許只是單單領受祢在耶穌基督裡賜給我們的恩典。主,我是祢的孩子,讓我能聽懂祢的話,讓我活在祢的真實裡。讓我知道我不需用自己的努力去換取來到祢面前的恩典,這一切都在耶穌基督裡已經為我做成了。因此,讓我能有屬靈的眼光,看見祢已經讓我擁有做你兒女的喜樂與特權是何等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