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人
很多人(包括我)剛開始來到教會時,很不習慣基督教充滿過多的教會用詞,比如說「團契」、「交通」、「代禱」等等;雖然如此,隨著聚會時間越久,對這些詞語也就越來越熟悉,感覺也就更自然。但是,在這些教會用詞中,有極少數是當基督徒越久,感覺就越複雜、越令人畏懼、甚至越深奧難懂的,例如「苦難」就是。
剛開始它就是我們所遇到,那些無法解釋、突如其來的麻煩與困擾,而之後對信仰越認識,這些「苦難」的面貌卻好像越來越模糊了:它可以是神的管教、也或者是神的美意,或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總的來說是神的作為。然而,說實話,這些解釋都沒辦法讓我們滿意,只是幫我們在準備將這些不堪回憶在腦海中歸檔、拋諸腦後時,勉強在資料夾上草草貼上的一個標籤。對於苦難,大概沒什麼說法或解釋能讓我們真正的「滿意」,要不然它怎麼會被稱為「苦難」呢?在聖經中,遭遇過苦難的人物實在多不勝數,我們最熟悉的除了耶穌之外,大概就是舊約中的約伯。
在人類的文學作品中,約伯很可能是在神面前剖析自身苦難處境與心境,最徹底、也最誠實的一位。面對拼命想要用「對錯」來說服他的朋友,約伯的反應實在是直接的可以:「我真知道是這樣;但人在神面前怎能成為義呢?」(伯九2)「我要對神說:不要定我有罪,請告訴我祢為什麼與我相爭?」(伯十2,新譯本)如果神真的是一位冷酷無情的檢察官,每個人在這位神的面前根本毫無機會,但是這不是約伯所認識的神。他知道他和神的關係不在於「對錯」,而是簡簡單單的—這位神就是約伯的神,祂也樂意成為我們的神。
在難以解釋的人事物面前,我們都會手足無措、懷疑自己,但是真正讓我們立足在生命中的,不是我們做對了每個決定、說對了每一句話,而是有一位愛我們的神。我們都很希望上帝給我們清楚的指示,讓我們活在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裡該有多好,但這不是上帝的心意。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祂不要我們只是巴巴地尋找那帶有秒數的小綠人,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邁出腳步;感謝主,上帝認為我們的尊榮不應該只有這樣,我們有能力、也被賦予智慧做出每個決定,無論那是不是合乎所有人的期待。神不是只在我們做決定的時候與我們同在,祂也陪伴我們度過那些被質疑而感到煎熬、感到後悔、甚至懷疑自己的每個日與夜。「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