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那雙厚實的手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從今年開始我們家正式加入「二打二」、甚至「一打二」的行列。我們夫妻總要一個人陪老大潔心睡覺,另一個哄小的潔依睡覺。潔依就如同大部分的寶寶:抱著就能睡著,放下就哭;拍背就能睡著,不拍了就醒來…在無數個拍背拍到手痠、而且無所事事(不像以前可以埋首電腦前)的夜晚裡,我想起了童年的時候曾有過的一雙厚實的手。

    那是有一年南部數個長老教會合辦的兒童營,地點沒有記錯的話是埔里的謝緯營地。每年暑假我都會被媽媽送去各個教會的夏令營,那時我聽不懂台語也從來不知道台上在做甚麼。小時候氣管不好的我有一天晚上咳得非常厲害,痛苦得睡不著覺。那次營會我們所有人就在會堂裡打地鋪。有一位中年的男老師走到我的旁邊,輕聲問了幾句之後就讓我側趴著睡,他用手輕輕地、規律地拍著我的背,安撫我入睡。我記得過了非常久我還是無法睡著,偌大又挑高的會堂裡只聽得到大噸位冷氣發出的咻咻聲,和我身上沉穩持續地的拍擊聲。

    不知不覺中我沉沉地睡去,隔天醒來的時候我再也找不到這位男老師的身影,甚至我連他的樣子(如同當年營會的一切)都不記得了。我唯一記得的,是那雙厚實的手。

    在我自己成為青少年傳道人以後,雖然每週總要花非常多的時間準備信息,我心裡知道無論再怎樣精彩的信息、再怎樣紮實的釋經,對於青少年們直接的作用都極為有限;他們不太會記得,也不會太在意。但真正能夠對他們的生命帶來影響的,是當我和他們的關係、以及所活出的榜樣和聖經的信息相一致的時候—當他們真正可以在我們的身上找到喜樂和滿足,經歷到愛和恩典,也看到所存的盼望—有一天他們會想起來,並且尋找那「盼望的緣由」(彼得前書3:15)。

    青少年的階段很需要穩定而健康的關係,以及和信仰群體的連結。回想我的信仰歷程,神差派在我的生命中的,除了帶我信主的輔導、學校團契的老師、一同迷茫和成長的弟兄姊妹、啟發我的講員以外,多的是那一雙雙厚實的手,他們是從小教會裡忙進忙出、噓寒問暖的婆婆媽媽,帶著我打籃球、教我打桌球、甚至去爬山、去溯溪的叔叔伯伯…

    我想起在美國的華人教會做新生工作的那幾年,我深深體會也常常提醒自己的一段話:

    「當人接受到一個基督徒的關懷的時候,會覺得交到一個好朋友。

    當人接受到許多基督徒的關懷的時候,會覺得基督徒都是好人。

    當人接受到一群基督徒的關懷的時候,就知道這愛是從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