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事出必有因?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每個週二和週五的早晨,李牧師都會帶領教會的全職同工們查經。最近我們在查約伯記。每當講到約伯記,人們都有個印象這是關於苦難的,李牧師這陣子也常常和弟兄姐妹談到苦難:苦難是隱藏的事,隱藏的事乃是關於奧秘,而聖經中的奧秘必然和救恩的福音有關。

    相對於基督救恩的奧秘,或是所謂的「特殊啟示」,那明顯的事(或稱為「普遍啟示」)則是在我們生存的世界中承載著萬物運行的自然法則,或也可以稱為「因果律」,是人憑著生活經驗就可以習得的智慧。比如說,「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流淚灑種的必歡呼收割」。即便是不信神的人都必須承認宇宙中這些規律的存在,是「明明可知的,叫人不可推諉。」

    問題是,人可能一輩子都活在因果律底下卻無從與神建立關係?既然所有的結果都「事出有因」,我們看不見神,也無從認識恩典的奧秘;也因為所有的功勞都是自己的,我們很難願意放手,不管是放下自我的成就,所追逐利益,還是對於未來的控制。

    苦難使人卑微(雖然苦難不是使人卑微的唯一方式)。也只有當人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失敗、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能夠跳脫因果律的思考,認識到在一輩子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庸庸碌碌以外,我們更需要的是恩典。

    基督化家庭中信仰傳承的一個極大的困難在於我們一方面要教導孩子因果律,教導他們學習循規蹈矩和勤奮努力,另一方面又要幫助他們認識並經歷到恩典的福音。前者可以直接地在這個世界的生活經驗中得到應證,並不斷得到強化;後者卻只有陪伴在他們的生命中,特別是當挫敗、跌倒、內心的苦毒發生的時候,提供超越因果律的思考方式和生命榜樣。

    舉例來說,若孩子不小心打破碗盤,父母親很可能勃然大怒,一邊罵一邊要孩子滾開,自己再將地上收拾乾淨;因為我們很糾結那個「因」,然後急切地要排除我們不樂見的「果」。另外一種方式是,我們不嘗試去追究那個「因」--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並且和孩子一起依靠神的恩典一起去面對「果」:「現在地上都是破碎的碗盤很危險,你可以幫爸爸一起打掃乾淨嗎?」「這個杯子是你最喜歡的,摔破了就沒有了,我們人生有時候會失去一些我們所心愛的東西,我們會很失望,但我們可以求耶穌安慰…。」

    一個只活在因果律中的人,就算承認自己認識神,也不過只是「風聞有你」,但神更願意我們「親眼見你」,看見「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伯1:21)。十架真理所揭露的,是最深的苦難,也是最美好的恩典。